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最新发布  
本类热点  
成果展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正文
  发表:admin(管理员)日期:2015-03-14 点击率:
铁骨青衫——读《瞿秋白传》有感

白衫黑鞋,从容缓步,高唱国际歌,哪像赴死,眉宇间的从容潇洒倒像是奔赴老友的一场约会。坐着死去,这是一个绅士面对死亡的最后风度,一声枪响,鸦雀俱静,汀州有幸,从此拥抱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一双高度近视的眼睛,一袭及脚的长衫,一脸仅属于文人的儒雅,眼神里却带着一股子近乎偏执的执拗。他的身份太多,他的才气太盛。若他安心守着才气在文字王国里勾勾画画,或许他现在是一位后人敬仰的大家;若他在选择为信仰牺牲时决然赴死,便也不会留下《多余的话》,引出世人对他的褒贬不一;若他安心办报写稿,也定会为自己的才情留下花田半亩。



然而,他孱弱儒雅的身体里流着的是为了国家而狂热的血液,正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集合体,让我们得以在他的文字里品味百年中国的疮痍与繁华。



当我第一次看到以新闻人身份出现的瞿秋白时,不禁为之震惊,这样一个人,他的才情,他的凛然,他的大义,他的大雅,大概就是一个伟大的报人该有的模样。



秋白先生终其一生为义,为国奔走呼号,《热血日报》的创办,表现了他卓越的理论才能,他的办报理念,就是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也是值得借鉴的;而他对办报的热爱与倾注的感情也绝不是现在为了糊口而办报的所谓报人能体会的。1920年五月初的一天,一帮警察气势汹汹的来到青年会,宣称《新青年》杂志有不良行为,使之险些遭受牢狱之灾;北京《晨报》和上海的《时事新报》招聘到俄国去的记者,瞿秋白准备报名,却遭到堂兄的反对…….因为热爱,因为忧心,先生不知有多少个日夜埋身于无数的书稿中,为之颠沛流离,为之奔走呼号,不论是理论还是品格,都为新闻史上留下不可多得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时,先生还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他报纸文章中我们可见一斑,他在《向导》、《新青年》和《前锋》上发表论文,和在上海大学编写的教材,都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评析文化思潮,宣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思想,展现了他政治家的风采。先生一生虽短暂,但其精神却得以在漫漫岁月中绵长,他的活动涉及面广,经历曲折丰富,富于诗人气质,相对于中央党史上其他一些领导人物,瞿秋白自有其特性。贯穿先生一生的是勇猛精进的人生态度,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永不言败的必胜信念,和坦诚的品性、民主的作风与儒雅的风度。这些都在先生身上统一的表现出来



如今喧嚣浮躁的灯红酒绿让多少人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丢了一经想起就能为之手舞足蹈的理想,我们究竟还能踌躇满志的走多远,在被一次次疑惑,迷茫中迷失的时候,我想,从秋白先生身上找得到答案。





2014级新闻采编与制作



李玮姿











Baidu
sogou